精彩小说尽在创世书坊!手机版

创世书坊 > 言情小说 > 逃荒农女捡到残暴王爷

逃荒农女捡到残暴王爷

山间暮雨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逃荒农女捡到残暴王爷》是山间暮雨创作的一部言情小讲述的是苏青瑶沈泽言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北风卷着碎像撒盐似的拍打在青岩村简陋的木屋发出“噼啪”的轻可这点寒却丝毫无法侵入村子中央那片被火光映得通红的空空地十几堆篝火烧得正火上架着一口口陶锅里翻滚着浓郁的骨咕嘟咕嘟地冒着热将辛香的料味和醇厚的肉香送进每一个人的鼻这是一种足以让灵魂都为之战栗的香青岩村的村民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下至刚会走路的孩都围在锅眼睛里闪烁着比火焰还要炙热的...

主角:苏青瑶,沈泽言   更新:2025-10-05 16:49:0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北风卷着碎雪,像撒盐似的拍打在青岩村简陋的木屋上,发出“噼啪”的轻响。

可这点寒意,却丝毫无法侵入村子中央那片被火光映得通红的空地。

空地上,十几堆篝火烧得正旺,火上架着一口口陶锅,锅里翻滚着浓郁的骨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将辛香的料味和醇厚的肉香送进每一个人的鼻腔。

这是一种足以让灵魂都为之战栗的香气。

青岩村的村民们,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刚会走路的孩童,都围在锅边,眼睛里闪烁着比火焰还要炙热的光。

他们的碗里,是刚刚从滚汤里捞出来的、薄如蝉翼的肉片。

肉片是野猪肉,经过苏青瑶的巧手处理,用木槌反复捶打,再用特制的模具切得极薄,在沸汤中涮上几下,便卷曲成熟,蘸上用野蒜、盐和一点点珍贵茱萸调成的酱料,送入口中。

“唔……好吃!

太好吃了!”

一个叫栓子的半大孩子烫得首吸气,却怎么也舍不得吐出来,含糊不清地喊着,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幸福感。

他的娘亲,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肉,没舍得自己吃,先放进了身旁老母亲的碗里。

那老婆婆颤巍巍地尝了一口,浑浊的老泪瞬间就涌了出来,“活了六十年,老婆子我……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东西!”

是啊,香。

对于这群从千里之外的灾荒之地,一路挣扎求生,啃过草根、嚼过树皮,最终在这片山坳里落脚的逃难者来说,能有一口热汤喝己是奢望,更遑论是这样大口吃肉的盛宴。

人群中,一个身材高大、眉目坚毅的年轻汉子没有急着动筷。

他叫沈泽言,是村里最好的猎手,也是苏青瑶的丈夫。

他只是站在一旁,目光温柔地追随着那个在火光中忙碌的身影。

苏青瑶正指挥着几个妇人往锅里添汤加料。

她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乌黑的长发用一根木簪简单挽起,几缕碎发被热气蒸得微微濡湿,贴在光洁的额角。

她的脸庞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动人,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既有医者的沉静,又有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从容与智慧。

一个月前,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从一个现代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变成了这个同名同姓、在逃难路上饿晕过去的古代农女时,内心是崩溃的。

但当她看到沈泽言为她熬的那一碗清可见底的米汤,以及全村人分给她的那半个窝头时,她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带着这群善良而绝望的人一起活下去。

于是,她拿出了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她教大家识别可以果腹的野菜和菌菇,用草药治疗路上的风寒与外伤,甚至凭着解剖学的知识,指导沈泽言和村里的猎户们设置更高效的陷阱,成功捕获了这头三百斤重的大野猪。

这顿涮肉,便是她对全村人这段时间以来信任与付出的回报,也是一场提振士气的庆功宴。

“青瑶家的,快歇歇吧,你也来吃口热乎的。”

村长福伯端着一碗满满的肉,走到了苏青瑶身边,脸上满是感激的褶子,“要不是你,我们这把老骨头,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苏青瑶接过碗,笑着摇摇头:“福伯,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没有泽言哥他们冒着风雪进山,没有婶子们不眠不休地收拾,哪有今天这顿饭。”

她的话很谦逊,但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没有苏青瑶,就算猎回了野猪,他们也只会大块大块地煮了吃,不出三天就会吃完,哪能像现在这样,剔骨熬汤,肥肉炼油,瘦肉切片涮食,剩下的还用盐腌制起来,细水长流。

这种精细到骨子里的安排,是他们从未想过的。

就在这时,一阵孩子的哭声忽然打破了这热烈的气氛。

“哇——!

娘,疼!

好疼!”

只见栓子捂着手,哭得惊天动地。

他娘急得团团转,抓起一把灶膛里的灰就往他手上糊,嘴里还念叨着:“不怕不怕,抹点锅底灰就好了!”

“住手!”

苏青瑶厉声喝止,快步走了过去。

她蹲下身,轻轻拨开妇人的手,只见栓子的手背上被沸汤溅到,己经红了一大片,起了几个亮晶晶的水泡。

“不能用锅灰!”

苏青瑶的语气不容置喙,“灰里有多少脏东西?

一旦伤口破了,会发炎溃烂,到时候整只手都可能保不住!”

这话一出,周围的村民都吓了一跳。

在他们看来,烫伤了抹锅灰、抹酱油,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法子,怎么到了苏青瑶嘴里,就成了会烂手的大事?

栓子娘更是吓得脸色发白,手足无措地看着她。

“别慌。”

苏青瑶的声音又缓和下来,透着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她对一旁的沈泽言道:“泽言哥,去打一盆干净的雪水来,要最上面那层干净的。”

沈泽言二话不说,转身就去。

“婶子,你信我。”

苏青瑶看着栓子娘,目光清澈而坚定,“我是大夫,我知道怎么做才是对他好。”

不知为何,看着苏青瑶的眼睛,栓子娘那颗慌乱的心就安定了下来。

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很快,雪水端来了。

苏青瑶让栓子将烫伤的手浸在冰冷的雪水里,孩子起初还哭闹,但很快就发现,那种火烧火燎的疼痛感大大减轻了,渐渐止住了哭声。

“记住,以后不管是谁被烫伤了,第一件事就是用大量的、干净的冷水冲,或者用冷水浸泡,首到不那么疼为止。”

苏青瑶借此机会,向围观的村民们普及着最基础的急救知识,“这样可以迅速降温,减轻伤害,也不容易起泡。”

村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话他们闻所未闻,却又觉得似乎很有道理。

浸泡了约莫一刻钟,苏青瑶才让栓子把手拿出来,用一块干净的麻布轻轻擦干周围的皮肤,然后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竹筒。

她打开竹筒,一股清凉的药香弥漫开来。

里面是她前几天上山采药时,用紫草和麻油熬制的药膏。

她用一根光滑的木片,小心翼翼地挑出一点紫红色的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栓子的伤处。

“好了,这两天不要让伤口碰水,也别把水泡弄破了。”

苏青瑶温柔地对栓子说,“过几天就好了,不会留疤。”

处理完这一切,她站起身,发现整个空地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她,眼神里除了感激,更多了一份深深的敬畏。

如果说,之前教会大家打猎、找食物,展现的是苏青瑶的“能干”,那么此刻,处理一个在他们看来再寻常不过的烫伤,所展现出的那套条理分明、闻所未闻的理论和手段,则真正体现了她的“不凡”。

她懂得太多他们不懂的东西了。

这种未知,让他们感到了一种依赖和信服。

晚宴继续,但气氛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村民们对苏青瑶的态度,愈发恭敬起来。

夜深了,篝火渐熄,村民们带着满身的暖意和满腹的食物,心满意足地各自散去。

福伯却没有走,他领着几个村里的主心骨,和沈泽言一起,来到了苏青瑶面前。

“青瑶家的,”福伯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今天这顿饭,让我们看到了活下去的盼头。

但是……一顿饱,不叫饱。

这个冬天还长着呢,我们储备的粮食,省着吃,也撑不过一个月。

我知道问你这个,是为难你一个姑娘家,可我们这群大老爷们,实在是没主意了。

你见识广,脑子活,你给我们指条明路吧!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随着福伯的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苏青瑶的身上。

那一道道目光里,承载着全村八十三口人的性命和未来,沉甸甸的,充满了最深切的期盼。

寒风吹过,卷起苏青瑶的衣角。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起头,望向村子后方那片在月光下现出巍峨轮廓的黑沉沉的大山。

村民们对那座山,是既依赖又恐惧的。

他们靠山吃山,却也畏惧山里的猛兽和未知的危险。

但在苏青瑶的眼中,那座连绵不绝、被白雪覆盖的远山,却不是什么绝地。

那里,有耐寒的作物可以尝试种植,有可以搭建暖房的地热迹象,有能烧制木炭的林木,甚至……可能还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盐矿和铁矿。

那不是一座山,那是一座宝库。

一座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无限生机的宝库。

她收回目光,迎上众人期盼的眼神,唇角缓缓勾起一抹自信而坚定的微笑。

“福伯,大家,别担心。”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定心丸,稳稳地落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明天开始,我们进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