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创世书坊!手机版

创世书坊 > > 滞还书影张建国张明完整免费小说_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滞还书影张建国张明

滞还书影张建国张明完整免费小说_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滞还书影张建国张明

琉光塔的娜美 著

奇幻玄幻完结

奇幻玄幻《滞还书影》是大神“琉光塔的娜美”的代表作,张建国张明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 乃庆整理1987年出版的《边城》时,从书页夹缝中掉出一张泛黄黑白照:中年女人倚在图书馆老槐树下,笑容僵硬,背后钟楼时间停在14:03。 - 查阅借阅记录,发现此书最后借阅者是“林秀琴”,1992年5月借出后未归还,登记住址早已拆迁。当晚乃庆查询本地旧报,竟看到1992年5月18日的讣告——林秀琴因意外去世,死亡时间正是14:03。 - 他开始刻意检查所有未归还旧书,3天内从《红与黑》《简爱》等7本书中,陆续找到6张不同死者的照片,每张照片背景都有钟楼,且死亡时间与照片中钟楼时间完全一致。

主角:张建国,张明   更新:2025-10-11 19:15:3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叫乃庆,在钟楼图书馆当管理员,干这行快五年了,说好听点是守护文化遗产,说难听点就是跟一堆“老古董”死磕——毕竟这馆子里随便抽本上世纪的书,岁数都比我大。

我们馆有个规矩,超过三个月没还的书算“死档”,得单独归置到地下室的铁架子上,这活儿没人爱干,我却挺上瘾,总觉得每本没还的书里,都藏着借走它的人没说出口的事儿。

这天闭馆后,我又扎进地下室整理死档。

南方的梅雨季刚过,空气里飘着股旧书特有的霉味儿,混着地下室潮乎乎的土腥气,闻着竟有点安心。

我蹲在最里面那排架子前,抽出本1987年版的《边城》,封皮都快磨掉了,书脊用透明胶带缠了三圈,一看就是被翻烂过的主儿。

刚想把它登记进死档册,手指一捏书页,就听见“哗啦”一声轻响,一张照片从页缝里滑了出来,掉在满是灰尘的水泥地上。

我赶紧捡起来,照片是黑白的,边缘都泛黄卷边了,摸上去硬邦邦的,像是被人压在字典里存了几十年。

照片上是个中年女人,穿件浅蓝色的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黑色发卡别在耳后。

她倚在图书馆门口那棵老槐树下,手里还攥着本翻开的书,对着镜头笑,可那笑容有点僵,像是硬挤出来的。

最怪的是她身后的钟楼——我们馆那座钟楼都几十年没停过了,可照片里的时针和分针偏偏卡在14:03,一动不动。

“这谁啊,还把照片藏书里,也太会留纪念了吧?”

我嘀咕着,翻到书的扉页,上面贴着泛黄的借阅卡,最后一行登记信息写着:借阅人林秀琴,1992年5月12日借出。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书要是1992年借走的,到现在都三十年了,早就是“骨灰级”死档了,怎么以前整理的时候没发现这张照片?

我抱着书跑上一楼的办公室,翻出积灰的借阅登记册,顺着名字找“林秀琴”。

册子里的字迹都是用钢笔写的,密密麻麻的,我眯着眼找了快十分钟,终于在1992年5月的那一页找到了她的信息:住址是和平街17号,工作单位是市实验小学。

可和平街十年前就拆迁了,改成了商业街,现在全是奶茶店和服装店,哪还有老住户?

“总不能让这张照片跟书一起烂在地下室吧?”

我脑子一热,打开电脑搜“林秀琴 市实验小学 1992”,结果跳出来一堆同名的,根本没法分辨。

我不死心,又点开本地档案馆的旧报数据库,把时间调到1992年5月,一条一条地翻社会新闻。

就在我快把眼睛盯瞎的时候,一条讣告跳了出来:“市实验小学教师林秀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5月18日14时03分逝世,享年42岁……”我手里的鼠标“啪嗒”一声掉在桌上,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14时03分,不就是照片里钟楼停住的时间吗?

我拿着照片跑回图书馆门口,那棵老槐树还在,枝繁叶茂的,夏天能遮一大片阴凉。

我对着照片比对了一下,女人站的位置,就是现在槐树最粗的那根枝桠下面,连身后钟楼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风一吹,槐树叶“沙沙”响,我突然觉得有点冷,明明是夏天,却像是有股凉气从脚底板往上窜。

回到地下室,我看着满架子的死档书,心里像被猫抓似的。

以前我只觉得这些书是没人要的“累赘”,现在却盯着它们的封面,总觉得每本书里都藏着什么。

我咬咬牙,从架子上又抽了几本——1985年的《红与黑》、1990年的《简爱》、1995年的《万历十五年》……一本本翻开,手指在页缝里摸索。

不到半小时,我手里就多了五张照片。

有穿中山装的老爷子,有扎马尾辫的姑娘,还有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每张照片的背景都是图书馆,有的在阅览室,有的在楼梯口,还有的跟林秀琴一样,站在老槐树下。

更邪门的是,每张照片里的钟楼时间都不一样,但我凭着刚才查讣告的经验,搜了这几个人的名字和去世时间,结果每个名字对应的逝世时间,都跟照片里钟楼的时间完全对上了。

我瘫坐在地上,看着手里的六张照片,照片上的人都在笑,可我越看越觉得心慌。

这些书都是“未归还”的,借走它们的人都己经不在了,那这些照片,是他们生前自己夹进去的,还是……有别人帮他们放进去的?

地下室的灯忽闪了一下,我吓得赶紧把照片塞进兜里,抱着那几本夹着照片的书往楼上跑。

路过钟楼的时候,我抬头看了一眼,时针正好指向22:00,钟声“咚”地响了一声,在空无一人的图书馆里回荡,听得我后脖子发麻。

回到家,我把照片摊在桌上,对着它们看了半宿。

首到天快亮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好像撞破了一个藏在旧书里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离奇。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