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中国“巡天”号空间站,核心实验舱。
林启明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抽离,身体在高能粒子流的冲击下变得轻盈。
事故来得毫无征兆。
一次无法解释的空间环境剧变,导致实验舱的能量屏障过载。
“数据…保存了吗?”
这是他最后的念头,混杂着未能亲眼看到祖国站在宇宙学巅峰,未能看到诸多关键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的深深遗憾。
“也好…太累了…可以休息了…”意识,瞬间沉入无边黑暗。
1995年,江南小城。
夏日的闷热与蝉鸣,裹挟着青春的朝气。
林启明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惊醒,额头上是细密的冷汗。
梦里,是深空探测器“盘古号”因一个核心部件材料失效,在木星轨道附近失联前传回的最后信号,那刺耳的警报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他坐在书桌前,看着眼前的高考志愿表,眼神却已穿越了时空。
前世他是“盘古号”的材料负责人之一,那次的失败,根源在于一个在地球上性能完美的特种合金,在木星强大的辐射和引力场下,出现了模型未能预测的早期脆化。
我们输在了最基础的材料科学上。
这个认知,像一根钢针,深深扎在他的灵魂里。
“启明,想好报哪里了吗?”
班主任走进教室,脸上带着期待,“你的分数,冲一冲顶尖名校的热门专业,希望很大。
或者选几所沿海名校,学经济、计算机,未来前途无量。”
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议论着,言语间无不向往着那些位于经济中心的知名学府。
林启明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志愿表上。
他拿起笔,在第一批本科第一志愿的那一栏,郑重地写下了:北方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林启明,你…你再考虑一下!”
班主任又急又惊,“北方工大是好学校,可它在北方冰城啊!
那么远,而且那地儿还那么冷!
以你的分数,去了就太可惜了!
学材料?
出来多是进科研院所或相关企业,哪有学计算机、金融吃香?”
面对所有不解、惋惜甚至质疑的目光,林启明的表情平静如水。
他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老师,同学们。
我们能买来先进的手机,但买不来制造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