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创世书坊!手机版

创世书坊 > > 撰鼎记(朱由检王承恩)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撰鼎记朱由检王承恩

撰鼎记(朱由检王承恩)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撰鼎记朱由检王承恩

鸣石 著

其它小说完结

魂穿《撰鼎记》,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王承恩,作者“鸣石”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魂穿崇祯,逆天改命。我要“踏马浮尸,握碎山河”,且看我层层布局,智斗群雄,为大明杀出一条血路,这一世,我的大明,不容崩塌!

主角:朱由检,王承恩   更新:2025-10-23 09: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天启七年,八月十二,子时。

北京城浸泡在浓的化不开的夜色里,信王府邸深处,一盏孤灯在雕花窗棂后摇曳,将少年单薄的身影投影在粉壁上,晃得如同风中残烛。

朱由检或者说是占据了他身体的来自西百多年后的灵魂,正对着一面昏黄的铜镜发呆,“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地狱模式……难哦"朱由检喃喃自语道。

“王爷,时辰不早了,你应该安歇了。”

门外传来贴身太监王承恩带着困意的、小心翼翼的声音。

这位历史上崇祯皇帝著名的吊友,此刻显然忧心主子异常的行为——王爷自从皇宫回来后,在镜子前坐了快一个时辰了。

“知道了就睡”。

朱由检(为避免混淆此后统称朱由检)应了一声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又揉杂了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属于未来灵魂的疲惫。

他挥了挥手,就像是要驱散眼前不存在的烟雾。

脑子里乱糟糟的,属于原主零碎的记忆和属于后世的记忆在艰难的融合。

虽说此刻的朱由检灵魂来自400年后,但是他也十分清楚大明这条船己经是西处漏水,即将倾覆。

宫中回来后,他就知道天启定将不久于世,历史上也记载天启帝于天启七年八月乙卯驾崩,也就是十天后,他朱由检将承继大统,坐上那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口,成为大明最后一任ceo,在十七年后于煤山那棵老槐树树上挂上绝笔。

“十七年……煤山……老歪脖子树……”朱由检低声念叨着,一股凉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他猛地站起身,在并不宽敞的寝室里踱起步来,动作间显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急躁。

虽然他拥有后世的部分历史记忆,不过他可不是研究历史的,历史记忆不可能详细完整,充其量就是历史爱好者(够吹几句牛皮就可以了),可是现在他还要循着历史轨迹不动声色进行颠覆性的复盘,这是何其的难啊?

总不能自己现在跑去和皇帝哥哥说:“哥,你要死了,魏老贼要完蛋,大明要完蛋?”

怕不是立刻就被魏忠贤以“妖言惑众、诅咒圣上的”名义弄死,提前送他上路。

好不容易重生一次,他可不愿意走的这么匆忙。

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车轮,他这只小小的蝴蝶,翅膀还没扇动,就可能被碾压得粉碎。

焦虑如同藤蔓,缠绕着他的心脏,越收越紧。

他走到书案前,上面还摊着原主近日练的字,一笔一划,拘谨而工整,透着一股小心翼翼。

他随手拿起一支狼毫,蘸了墨,想在纸上理一下思路。

首先,核心问题:大明为什么亡?

财政破产土地兼并小冰河期天灾后金外患官僚系统腐败……问题实在太多,再加上崇祯的危操作(用人不当、关键时刻盲目指挥等等),哎!

朱由检盯着那密密麻麻的“死局题”,他一个整天写代码、做ppt、跟项目经理扯皮的社畜,何德何能可以解决这些困扰了后世无数史学家的问题?

绝望的情绪开始蔓延。

不一会,“不走寻常路,我让别人无路可走;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我不好过那么大家就别想好过”,这些21世纪的用语不断跳跃在他的脑海。

“就这么办,抱着一起嗝屁的态度让暴风雨来的更猛些吧”朱由检暗暗的给自己强行的打了一针“鸡血”。

翌日寝室外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和低声交谈,王承恩进入寝室用略带紧张的语气站在床沿轻声叫道:“殿下、殿下,宫里来人了”,朱由检睁开双眼,皱着眉头问到:“怎么回事?”

他现在神经紧绷,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他心惊。

王承恩回话道:“王爷,是宫里来的人,说是奉了魏公公的令,给王爷回礼并送来补品给王爷安神。

领头的是魏公公的干孙子,李永贞公公。”

魏忠贤!

朱由检的心猛地一跳,他这么快就来了?

是了,他这个皇位顺位继承第一人,昨日又给魏忠贤上了‘表扬信’,自然是魏公公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一大早就安排过来了是关心、更是试探,是警告,是无声的宣示——你,在我的掌控之下。

一股怒火混杂着屈辱腾的一下在他胸中燃起,他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太监脸上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按照原主那敏感怯弱的性子,此刻怕是应该战战兢兢感激涕零的收下,然后表明自己绝无威胁吧?

可他是21世纪来的“朱由检”是在职场里被老板画大饼,被同事甩锅,被甲方蹂躏了许多年的打工人!他最擅长的就是在看似绝对的权力压迫下,找到那一丝缝隙,然后……浑水摸鱼,甚至反将一军。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荒诞的念头。

如同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中炸开。

恐惧依然存在,但一股破罐子破摔的狠劲,以及属于现代灵魂的恶作剧心理压倒了恐惧。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王承恩老奴在更衣,本王要亲自去见见这位李公公”偏殿朱由检穿着常服,坐在主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黄花梨的扶手。

他看着李永贞——一个面白无须,眼神里透着精明的中年太监,手里捧着锦盒,恭恭敬敬的对着他行礼,说道“老奴参见信王殿下,老奴奉魏公公的吩咐,特地前来看望王爷”略做停顿后用他那公鸭般的嗓子继续言道:“魏公公说了:信王昨夜辛苦,特奉上辽东百年老参给王爷您安神健体”。

那恭敬是表面的,那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优越。

朱由检静静的听着,没有立刻叫起,也没有去接那锦盒。

首到李永贞说完,殿内陷入一种微妙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

此刻朱由检正在思量,“离继位大统的时间可不多了,且看我先唱一出好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